選校系這件事,其實是我們練習「為自己做選擇」這種成年功課
選校系,不只是填個志願表那麼簡單。
它其實是一種人生的預演。
一個孩子,面對「我想去哪裡、我要成為誰」的選擇。
但大多數時候,我們給他的是參考數據,是前幾屆榜單,是爸媽覺得穩的選項。
「讀這個比較不會餓死。」
「這間分數比較保險啦。」
「這間有誰誰誰也上,你去應該可以。」
他們聽著點頭,但其實心裡是空的。
因為從來沒有人問過他:
「你想過,你的選擇是你想要的嗎?還是你不敢說不要?」
我常說,選校系不是要找一間「完美校系」,
而是找一個「願意讓你開始練習成為自己」的起點。
就算選錯也沒關係。
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,選了、走了、再修正。
但如果連選的機會都沒有給孩子,
我們就偷走了他第一堂「長大課」。
這篇文寫給所有正在陪孩子填志願的爸媽。
陪他選,但不要幫他選完。
因為那不只是一次選校系,
是一次為自己做決定的開始。
⸻
家長們,你還記得你第一次自己做決定是什麼時候嗎?
或者,你那年填志願時有沒有什麼「不敢說出口」的想法?
4/2晚上8:30,我有一場免費直播,介紹我開發的一款G P T「生涯畫布小幫手」,或許可以協助你跟孩子一起找出自己的生涯方向。